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串焊后的串,有的產品是人工單獨匯流電池串兩端焊帶,有的是排版后人工一起匯流所有電池串兩端焊帶。涉及串焊后及排版前或后電池串的周轉,我們的匯流疊焊機可以按需訂制。

| 項目名稱 | 規格參數 | 備注 |
| 設備型號 | HHXE-HLDHJ120 | 設計單機運行時產能在120塊組件/小時范圍內可調,以焊接效果決定實際的產能或比較低產能,非標定制,終都要以設備實際的為準。不同的串長、不同規格的電池片及電池片的寬度、不同規格的匯流焊帶與焊帶及其材料(目前只用有鉛材料來計焊接時間)、材料配合等都影響實際產能。 |
| 適用片源及串的規格 | 156mm、158mm、166mm、182mm、210mm等片源來切割 | 涉及皮帶傳送過渡,串長不小于200mm,建議250mm以上,若能適應更短串長也以實際為準,或以終焊接出來精度能夠接受為準。 |
| 適合組件玻璃規格 | 長度不超過3000mm,寬度不超過1440mm | 玻璃的長度方向為電池串中垂直電池片主柵線的方向也即為焊帶的長度方向。 |
| 適用焊圈規格 | 標準塑料焊圈,圈內孔20,圈寬120~150mm,外徑不超過160mm。 | 若有另外的焊圈規格須在出圖前提供給樣。 |
| 上料盒工位 | 2個 | 排版的串需要正負極方向不同,二個不同的上料盒來區分方向。以上工位均需人工上料及換料。 |
| 列數及排數 | 單列2排(串) | |
| 排版方式 | 從對應的料盒取串后到對位平臺,再把對位平臺修正到位后的串到目標位置卸放來完成排版 | |
| 進出料方式 | 上工序串焊機流轉過來的電池串盒,人工放入機臺上料盒工位;焊好后出料到機臺出料工位(人工上玻璃及EVA,傳送到焊好后的出料位,完成的組件再流入到機臺出料位) | |
| 匯流焊帶規格 | 兩端為直的或一端為二根L形另一端為一根直的:L形長的直的那邊總長不超過該電池串的寬度;直的那根長度不超過二個電池串的總寬度 | 出廠后續有更多種類,以實際能夠焊接的效果為準。出廠時只以特定的一種的效果為準。 |
| 碎片率 | ≤0.3%(只為設備內的焊接工序導致的) | 新型焊接方式,若實際能達更低,也以實際結果為準。涉及串焊的隱裂及周轉或貼膠及人工等等的因素都在本條之外。 |
| 供匯流焊帶方式 | 供匯流焊帶機械手有用到傳動模組 | |
| 驅動方式 | 脈沖剎車電機+脈沖電機+減速機+導軌+滾珠螺桿+氣缸等 | |
| 焊接方式 | 紅外+壓具(伺服馬達操控) | 采用剎車伺服機構 |
| 燈管壽命 | ≥10000小時 | 可提供1年質保 |
| 平均功耗 | 20KW以內(設計時預算,以實際結果為準) | 兩端頭分別焊接,目前較為節能的焊機 |
| 壓縮空氣消耗量 | 小于100升/分鐘 | ≥0.5MPa,潔凈干燥空氣 |
| 操作方式 | PLC操控,觸摸屏操作+按鈕操作 |

1. 進料傳送機構,對接上一工序串焊機成串的電池串,串焊機3米串不翻轉與2米串翻轉出料共用皮帶。
二種串在不同的位置出料,用一個皮帶來傳送,通過設定端焊機上料吸盤機械手來吸不同位置的電池串。
2. 上料搬運機械手,是負責周轉進料傳送機構皮帶上的電池串到對位平臺及從對位平臺到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上。
3.電池串的自動對位機構,就是當串焊電池串到對位平臺以后,對位平臺寬度方向是柔性推位,確保每串對位以后是一樣的位置。對位以后,上料搬運機械手,從對位平臺到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上。

4.銅帶供料機構一(扁平匯流焊帶的上助焊劑、拉直、取長、與串焊的焊帶貼合)與8.銅帶供料機構二也是一樣,銅帶是盤式圈料,圈料裝在放帶軸上,有馬達自動旋轉放帶,有感應機構操控放帶及檢測焊帶有無,拉帶有專門的機械手,有拉直焊帶及剪切的模具,拉直剪好長度的焊帶拉帶機械手放置在需要匯流的電池串端頭的電池片的焊帶上,焊帶的壓具就壓住焊帶,此時拉帶機械手卸下焊帶,等待端焊接機構的動作。在拉帶的過程中,自動涂覆助焊劑。

5. 端焊接機構一(與9.端焊接機構二一樣),分成二部分:一是壓具,就是將到位的匯流焊帶通過壓具貼合好;二是紅外加熱裝置,就是一個可以操控高度方向位置及其運動速度和可設加熱各過程參數的裝置,通過預熱、加熱、冷卻等過程,實現焊帶與匯流帶的完美熔合。焊接效果是通過三個重要因素實現:其一是焊帶與匯流帶的接觸程度(前提是表面干凈無氧化物和其它雜質),比如焊帶的平整度、直線度、與匯流帶錫層的覆蓋度及貼合間隙;其二是鍍錫焊帶、
助焊劑、鍍錫匯流帶三種材料的匹配性;其三才是主要因素,參數化設置來操控溫度,將銅帶和匯流帶加熱到焊接所需溫度。銅帶上的錫原子和匯流帶上的錫原子開始擴散,穿過界面,形成鍵合,在銅帶和銅帶之間形成金屬間化合物,逐漸冷卻,以防止產生熱應力。

6.焊接平臺一,與焊接平臺二原理相同。下底板有加熱,且焊臺有升降功能,主要是出于電池串從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皮帶上過來做避讓。等到位后再升至與皮帶同高。焊接平臺一,就是電池串的一端在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皮帶上二次對位以后,通過皮帶把電池串端頭移位到焊接平臺上,需要焊接的一端到目標位置后,供帶再到位,貼合后進行端焊接機構一的動作。

7.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二,電池串從對位平臺搬到焊接皮帶上以后,無論是兩端焊接時需要到達的位置或焊接完成以后需要到出料時的位置,都是靠電池串的移位機構的傳送皮帶的移動來實現。皮帶是自動張緊的,帶孔皮帶透過移位機構的負壓來吸住電池串。電池串的兩端是分別是二個不同的焊接機構焊接,這就需要先把電池串的一端對位,焊接機構一焊接后,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上的皮帶吸住電池串移位,再進行另一端對位,之后,端焊接機構二焊接。電池串在電池串的移位機構的皮帶上來回移位,相對平臺有多個位置:入料位,焊接一位,焊接二位,出料位。

11. 出料搬運機械手,是負責從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二的傳輸帶上吸起電池串,根據排版機的進料需要進行旋轉,再平送到出料傳送機構的皮帶上。出料搬運機械手的吸盤組是接有真空源的多個吸嘴。
12. 出料傳送機構,是把端焊好的電池串流向排版機。

串焊后的串,有的產品是人工單獨匯流電池串兩端焊帶,有的是排版后人工一起匯流所有電池串兩端焊帶。涉及串焊后及排版前或后電池串的周轉,我們的匯流疊焊機可以按需訂制。

| 項目名稱 | 規格參數 | 備注 |
| 設備型號 | HHXE-HLDHJ120 | 設計單機運行時產能在120塊組件/小時范圍內可調,以焊接效果決定實際的產能或比較低產能,非標定制,終都要以設備實際的為準。不同的串長、不同規格的電池片及電池片的寬度、不同規格的匯流焊帶與焊帶及其材料(目前只用有鉛材料來計焊接時間)、材料配合等都影響實際產能。 |
| 適用片源及串的規格 | 156mm、158mm、166mm、182mm、210mm等片源來切割 | 涉及皮帶傳送過渡,串長不小于200mm,建議250mm以上,若能適應更短串長也以實際為準,或以終焊接出來精度能夠接受為準。 |
| 適合組件玻璃規格 | 長度不超過3000mm,寬度不超過1440mm | 玻璃的長度方向為電池串中垂直電池片主柵線的方向也即為焊帶的長度方向。 |
| 適用焊圈規格 | 標準塑料焊圈,圈內孔20,圈寬120~150mm,外徑不超過160mm。 | 若有另外的焊圈規格須在出圖前提供給樣。 |
| 上料盒工位 | 2個 | 排版的串需要正負極方向不同,二個不同的上料盒來區分方向。以上工位均需人工上料及換料。 |
| 列數及排數 | 單列2排(串) | |
| 排版方式 | 從對應的料盒取串后到對位平臺,再把對位平臺修正到位后的串到目標位置卸放來完成排版 | |
| 進出料方式 | 上工序串焊機流轉過來的電池串盒,人工放入機臺上料盒工位;焊好后出料到機臺出料工位(人工上玻璃及EVA,傳送到焊好后的出料位,完成的組件再流入到機臺出料位) | |
| 匯流焊帶規格 | 兩端為直的或一端為二根L形另一端為一根直的:L形長的直的那邊總長不超過該電池串的寬度;直的那根長度不超過二個電池串的總寬度 | 出廠后續有更多種類,以實際能夠焊接的效果為準。出廠時只以特定的一種的效果為準。 |
| 碎片率 | ≤0.3%(只為設備內的焊接工序導致的) | 新型焊接方式,若實際能達更低,也以實際結果為準。涉及串焊的隱裂及周轉或貼膠及人工等等的因素都在本條之外。 |
| 供匯流焊帶方式 | 供匯流焊帶機械手有用到傳動模組 | |
| 驅動方式 | 脈沖剎車電機+脈沖電機+減速機+導軌+滾珠螺桿+氣缸等 | |
| 焊接方式 | 紅外+壓具(伺服馬達操控) | 采用剎車伺服機構 |
| 燈管壽命 | ≥10000小時 | 可提供1年質保 |
| 平均功耗 | 20KW以內(設計時預算,以實際結果為準) | 兩端頭分別焊接,目前較為節能的焊機 |
| 壓縮空氣消耗量 | 小于100升/分鐘 | ≥0.5MPa,潔凈干燥空氣 |
| 操作方式 | PLC操控,觸摸屏操作+按鈕操作 |

1. 進料傳送機構,對接上一工序串焊機成串的電池串,串焊機3米串不翻轉與2米串翻轉出料共用皮帶。
二種串在不同的位置出料,用一個皮帶來傳送,通過設定端焊機上料吸盤機械手來吸不同位置的電池串。
2. 上料搬運機械手,是負責周轉進料傳送機構皮帶上的電池串到對位平臺及從對位平臺到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上。
3.電池串的自動對位機構,就是當串焊電池串到對位平臺以后,對位平臺寬度方向是柔性推位,確保每串對位以后是一樣的位置。對位以后,上料搬運機械手,從對位平臺到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上。

4.銅帶供料機構一(扁平匯流焊帶的上助焊劑、拉直、取長、與串焊的焊帶貼合)與8.銅帶供料機構二也是一樣,銅帶是盤式圈料,圈料裝在放帶軸上,有馬達自動旋轉放帶,有感應機構操控放帶及檢測焊帶有無,拉帶有專門的機械手,有拉直焊帶及剪切的模具,拉直剪好長度的焊帶拉帶機械手放置在需要匯流的電池串端頭的電池片的焊帶上,焊帶的壓具就壓住焊帶,此時拉帶機械手卸下焊帶,等待端焊接機構的動作。在拉帶的過程中,自動涂覆助焊劑。

5. 端焊接機構一(與9.端焊接機構二一樣),分成二部分:一是壓具,就是將到位的匯流焊帶通過壓具貼合好;二是紅外加熱裝置,就是一個可以操控高度方向位置及其運動速度和可設加熱各過程參數的裝置,通過預熱、加熱、冷卻等過程,實現焊帶與匯流帶的完美熔合。焊接效果是通過三個重要因素實現:其一是焊帶與匯流帶的接觸程度(前提是表面干凈無氧化物和其它雜質),比如焊帶的平整度、直線度、與匯流帶錫層的覆蓋度及貼合間隙;其二是鍍錫焊帶、
助焊劑、鍍錫匯流帶三種材料的匹配性;其三才是主要因素,參數化設置來操控溫度,將銅帶和匯流帶加熱到焊接所需溫度。銅帶上的錫原子和匯流帶上的錫原子開始擴散,穿過界面,形成鍵合,在銅帶和銅帶之間形成金屬間化合物,逐漸冷卻,以防止產生熱應力。

6.焊接平臺一,與焊接平臺二原理相同。下底板有加熱,且焊臺有升降功能,主要是出于電池串從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皮帶上過來做避讓。等到位后再升至與皮帶同高。焊接平臺一,就是電池串的一端在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皮帶上二次對位以后,通過皮帶把電池串端頭移位到焊接平臺上,需要焊接的一端到目標位置后,供帶再到位,貼合后進行端焊接機構一的動作。

7.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二,電池串從對位平臺搬到焊接皮帶上以后,無論是兩端焊接時需要到達的位置或焊接完成以后需要到出料時的位置,都是靠電池串的移位機構的傳送皮帶的移動來實現。皮帶是自動張緊的,帶孔皮帶透過移位機構的負壓來吸住電池串。電池串的兩端是分別是二個不同的焊接機構焊接,這就需要先把電池串的一端對位,焊接機構一焊接后,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上的皮帶吸住電池串移位,再進行另一端對位,之后,端焊接機構二焊接。電池串在電池串的移位機構的皮帶上來回移位,相對平臺有多個位置:入料位,焊接一位,焊接二位,出料位。

11. 出料搬運機械手,是負責從電池串的移位機構一、二的傳輸帶上吸起電池串,根據排版機的進料需要進行旋轉,再平送到出料傳送機構的皮帶上。出料搬運機械手的吸盤組是接有真空源的多個吸嘴。
12. 出料傳送機構,是把端焊好的電池串流向排版機。


可按客戶要求定制,品質可靠,服務保證


